六歲的小健,與失業、單眼失明、每週洗腎三次的外公相依為命,仰賴社福單位的扶助度日,小健的未來另外公相當擔憂。在家扶基金會扶助的兩萬八千多戶家庭中,有三成的家庭一家有兩人長期生病,有百分之十三是由小孩照顧家裡生病的大人。
家扶基金會統計,所扶助的家庭中,62.5%是單親與隔代教養家庭,29.8%的家庭有2人以上長期台北植牙生病,生病的人有6人工植牙成是家長,有1成3是家裡的小孩在照顧生病的大人。
家扶活動假牙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指出,家有病人的弱勢家庭容易面臨少數健康的人為了照顧家裡的病人,只好捨棄工作或學業,以致陷入貧病交迫的惡性循環。
「口腔問題」不只是「牙齒」的問題,通常還微創植牙有牙周、關節肌肉、神經、飲食習慣⋯⋯等。我們不只要解決單一顆牙現有的疼痛,還要找出問題形成的原因,並檢查整個口腔,做出周全的治療計劃,將未來其他問題發生的風險降到最低,才不會陷入才「剛做好假牙,怎麼又出問題」的惡性循環。例如一顆蛀牙抽了神經,必須做假牙,此時要一併檢查牙周、咬合、牙齒排列等等。若檢查有牙周病則須先做牙周治療,若牙齒排列不整則需先做矯正評估,此外還要檢視刷牙或飲食習慣,否則花錢做好的假牙,可能會舊疾復發,或因其他問題,而很快又必須拆除。全口重建的病患,我們會指派經驗豐富的專任管理師量身安排診次,將看診的次數和時間做有效安排。全口植牙的醫生就像有牙科秘書一般,處理好各種周邊事務。
何素秋:『壓力大,那另外就是工作難、時間少。壓力大呢,8成7是有經濟的壓力,有7成有心理壓力,近6成是認為在找工作上面是困難的,5成工作是不穩定。時間少的有3成6,又要照顧病人又要工作。』
何素秋表示,弱勢家庭的孩子通常缺乏自信、容易自卑,因此家扶基金會推動「無窮世代」募款計畫,希望幫助這些家庭的兒童和青少年脫貧,另外還有釣竿計畫,協助培力高中職的弱勢孩子,幫助他們建立自信,讓他們接受好的教育和能力,翻轉貧窮。
雖然人工植牙優點很多,穩固的人工牙根可增加舒適感,有很好的咀爵力,根據過果臨床經驗,只要做好口腔保健其實植牙壽命平均可達20年,游惠捷列出日常生活中有3點必須要達成:
一、定期回診要記得:有植牙過的朋友一定有印象,醫師會請你定期回診來照X光片,原因就是因為要確認人工牙根和骨頭周邊狀況,以確保有達到當初理想中的效果。
二、硬的食物要少吃:大家現在容易吃飯吃的匆忙,一不小心咬到太硬的食物可能就導致牙齒駕崩了。因此像是骨頭海鮮硬殼、冰塊等都要盡量避開去咬。
三、用心清潔不能少:除了早晚刷牙、使用牙線外,因為植牙後的牙體和縫隙會比較大,也可以使用牙間刷、沖牙機來輔助清潔唷。如果沒有做好清潔,導致植牙附近細菌堆積,就可能造成所謂的 「植體周圍黏膜炎」、再嚴重一些甚至還會導致「植體周圍炎」,因此絕對別忘記清潔的重要性。